該項目為安徽省公益性地質項目,通過應用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評價的方法和手段,對廬江縣東南部礬山-泥河地區近200Km2的表層土壤、灌溉水、農作物等對象進行了采集、測試,詳細評價了表層土壤的硒含量等級、養分等級、環境質量等級,同時對灌溉水質量、農作物硒含量及重金屬進行了初步評價。
整個調查區表層土壤硒元素含量在0.2~3mg/Kg之間,平均含量0.66mg/Kg,初步圈定了天然富硒土壤(硒含量為0.4~3mg/Kg)118km2,占調查區農用地的73.6%,且富硒土壤的環境質量良好,可用于開發利用。調查區內多種農作物的硒含量較高,達到了國家或地方富硒農作物的標準,篩選出大米、油菜籽、玉米、山芋、毛豆、韭菜、豆角、蒜苗、蕨菜、蓮藕、板栗、茶葉及藍莓等農(經)作物具有富硒農作物開發前景。
本項目的調查成果為廬江縣南部地區發展富硒產業提供了有利的依據,促進了該區的經濟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