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業限制協議合法嗎
導讀:
企業的商業秘密能為企業帶來利益,為了保障企業的商業秘密不被泄露,企業與員工之間簽訂的保密協議、競業限制協議在法律上是合法有效的。那么,競業限制協議合法嗎?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法律知識,法律快車小編整理了相關的內容,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競業限制是用人單位對負有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知識產權權利歸屬協議或技術保密協議中約定的競業限制條款,即勞動者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內不得在生產同類產品、經營同類業務或有其他競爭關系的用人單位任職,也不得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二年。
?。ㄒ唬﹨f議主體錯誤。
簽訂競業限制協議的企業一方,應是擁有商業秘密的權利人,即必須要有商業秘密的存在,這是實行競業限制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并且協議的另一方必須是符合競業限制適用條件的人員,如果不滿足協議簽訂的主體條件很可能導致協議無效。
?。ǘ┏^競業禁止的期限。
《勞動法》第24條規定,競業限制協議的禁止期限不得超過兩年。也就是說,如果雙方在協議中約定的期限超過兩年,則超出部分應當認定為無效。
?。ㄈ┎唤o勞動者補償。
用人單位讓勞動者簽訂競業限制協議,就必須給予勞動者相應的補償。如果該競業禁止協議未約定補償數額或者給付標準,允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就此事項協商,如果用人單位不同意給付補償金,則該協議不對勞動者產生效力。
?。ㄒ唬┤珖?/p>
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了競業限制,但未約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履行了競業限制義務,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的30%按月支付經濟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前款規定的月平均工資的30%低于勞動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勞動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ǘ┍本?/p>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或保密協議中約定了競業限制條款,但未就補償費的給付或具體給付標準進行約定,不應據此認定競業限制條款無效,雙方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或在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時,可以通過協商予以補救,經協商不能達成一致的,可按照雙方勞動關系終止前最后一個年度勞動者工資的20%- 60%確定補償費數額。用人單位明確表示不支付補償費的,競業限制條款對勞動者不具有約束力。
?。ㄈ┥虾?/p>
勞動合同當事人僅約定勞動者應當履行競業限制義務,但未約定是否向勞動者支付補償金,或者雖約定向勞動者支付補償金但未明確約定具體支付標準的,基于當事人就競業限制有一致的意思表示,可以認為競業限制條款對雙方仍有約束力。補償金數額不明的,雙方可以繼續就補償金的標準進行協商;協商不能達成一致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此前正常工資的20-50%支付。協商不能達成一致的,限制期最長不得超過兩年。
?。ㄋ模┨旖?/p>
勞動者被競業禁止期間,用人單位必須按不低于勞動者在職期間工資標準的二分之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但月補償標準不得低于天津市最低工資水平,支付方式由雙方協商確定。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競業禁止條款無效。
?。ㄎ澹┙K
用人單位對處于競業限制期限內的離職勞動者應當按月給予經濟補償,月經濟補償額不得低于該勞動者離開用人單位前十二個月的月平均工資的三分之一。
用人單位未按照約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勞動者可以不履行競業限制義務,但勞動者已經履行的,有權要求用人單位給予經濟補償。
?。┱憬?/p>
競業限制協議約定的經濟補償低于當地最低生活標準,勞動者已經履行了競業限制義務的,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按其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的30%的月補償標準補足差額;若該標準低于最低工資的,按最低工資標準補足差額。
競業限制補償費的標準由權利人與相關人員協商確定。沒有確定的,年度補償費按合同終止前最后一個年度該相關人員從權利人處所獲得報酬總額的三分之二計算。
?。ㄆ撸┥钲?/p>
競業限制協議約定的補償費,按月計算不得少于該員工離開企業前最后十二個月月平均工資的二分之一。約定補償費少于上述標準或者沒有約定補償費的,補償費按照該員工離開企業前最后十二個月月平均工資的二分之一計算。
?。ò耍┲楹?/p>
企業與員工約定競業限制的,在競業限制期間應當按照競業限制協議中的約定向該員工支補償費;沒有約定的,年補償費不得低于該員工離職前一年從該企業獲得的年報酬的二分之一。
?。ň牛┲猩?/p>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但未同時約定經濟補償,或者約定經濟補償的數額明顯過低、不足以維持勞動者在當地的最低生活標準的,屬于《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第(二)項規定的“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情形,該競業限制條款無效。
?。ㄊ┓鹕?/p>
對于競業限制的經濟補償標準,如果合同中有約定的,從約定。如果沒有約定,補償標準如何確定屬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但一般按年計算不得少于該勞動者離開企業前最后一個年度從該企業獲得的報酬總額的三分之一。競業限制協議中沒有約定補償費的,補償費按照該最低標準計算。
以上就是法律快車小編為您詳細介紹關于競業限制協議合法嗎的相關知識,是合法的,競業限制是用人單位對負有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知識產權權利歸屬協議或技術保密協議中約定的競業限制條款。如果您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歡迎咨詢法律快車,我們會有專業的律師為您解答疑惑。
引用法條
聲明:該作品系作者結合法律法規,政府官網及互聯網相關知識整合,如若內容錯誤請通過【投訴】功能聯系刪除.
相關知識推薦
核心內容:限制競爭協議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為人以協議、決議或者其他聯合方式實施的限制競爭行為。下面由法律快車小編為您介紹限制競爭協議的基本特征,感謝您的關注。限制競爭協議的基本特征:...
《勞動合同法》對競業限制有何規定?1、競業限制所適用的人員:僅指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及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2、競業限制的內容:限制范圍、限制地域、限制期限、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時間與支付方式。(由雙方約定,但不得違反法律法規)3、競業限制的最
核心提示:一般民事法理上講,協議是當事人或當事雙方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契約行為。協議生效后雙方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義務,除非出現法定或約定情形,任何一方均不得隨意的解除。具體內容由法律快車編
營運和非營運有以下區別:1、營運車輛:車輛行駛證的“使用性質”一欄載明“營運”。需要向運輸管理部門定期繳納運管費。2、非營運車輛:車輛行駛證“使用性質”一欄載明“非營運”。不產生任何運輸管理費用,即不向運管部門繳納運管費。
應用免責聲明在符合法定生效條件就是有效的。法定生效條件有: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法律規定的其他生效條件等。
一般通過如下的方式保護知識產權:1、通過專利保護。專利保護主要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2、通過商標保護。當事人可在中國申請注冊,取得商標專用權;3、通過著作權保護。著作權人可以采取技術措施。
創意一般是不具有知識產權的。但若該創意通過有形的方式(例如創意書)體現出來并形成法律意義上的作品后,該創意才能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著作權所保護的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現的智力成果。
注冊版權登記需按照如下方式進行:作者、其他享有著作權等具有申請資格的人,攜帶其本人的身份證明或作品權利歸屬的證明,前往作品登記機關填寫作品登記表,并交納登記費,作品登記機關對材料進行審查,審查合格的,予以發給作品登記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