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車 > 法律知識 > 合同法 > 合同終止 > 合同解除 > 解除合同時效是多久

解除合同時效是多久

法律快車官方整理 更新時間: 2023-01-04 17:39:19 人瀏覽

導讀:

解除合同時效一般是三年,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法院不予保護。解除合同法定事由包括因不可抗力因素或一方遲延履行導致無法實現合同目的等。

  一、解除合同時效是多久

  解除合同時效一般是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二、解除合同法定事由是什么

  解除合同法定事由是: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法律快車提醒您,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該合同失去意義,應歸于消滅。在此情況下允許當事人通過行使解除權的方式消滅合同關系。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此即債務人拒絕履行,也稱毀約,包括明示毀約和默示毀約。作為合同解除條件,它一是要求債務人有過錯,二是拒絕行為違法(無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三、解除合同可以有賠償嗎

  解除合同可以有賠償。民法典規定,如果合同是協商一致解除的,按協商進行賠償。如果是一方違約解除合同的,可以要求違約方按合同約定賠償,沒有約定的,按實際造成損失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條 【損害賠償范圍】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引用法條

拓展閱讀

聲明:該作品系作者結合法律法規,政府官網及互聯網相關知識整合,如若內容錯誤請通過【投訴】功能聯系刪除.

點贊
收藏
分享至

相關知識推薦

  • 解除合同的效力是否能溯及既往
    解除合同的效力是否能溯及既往

    解除合同的效力是不能溯及既往的,除非雙方有約定的情況下即可,對于租賃合同和借貸合同是不能追究溯及力的。解除合同的法定事由有不可抗力、逾期違約、遲延履行和其他違約行為。

    #解除合同
    人瀏覽
  • 解除合同的訴訟時效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的時候開始起算。解除合同的訴訟時效一般是3年,特別訴訟的時效根據實際情況判定,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
  • 解除合同的效力屬于哪個案由
    解除合同的效力屬于哪個案由

    對于合同的解除來說,合同的解除需要雙方協商一致,或者是符合合同解除的一些理由,這樣才能夠解除合同,如果沒有進行協商或者相應的理由解除合同的話,他會涉及到一個非法解除合同,那么解除合同應該怎么辦呢?接下來由法律快車小編為大家帶來解除合同的效力屬于哪個案由的詳細知識,希望幫助到大家。

    #解除合同
    人瀏覽
  • 依據我國現行《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合同解除權的訴訟時效一般為三年。合同解除權就是合同當事人依照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享有的解除合同的權利,它的行使直接導致合同權利義
  • 合同解除權的期限時長如下:1、法律有明確規定及合同有明確約定解除權期限的,適用法律規定和合同約定;2、沒有法律規定也沒有合同約定的,經對方當事人催告后,解除權行使的合理期限為三個月;3、對方當事人沒有催告的,解除權應當在解除權發生之日起一年內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權消滅。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條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自解除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內不行使,或者經對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 請求法院解除合同有訴訟時效,訴訟時效是3年,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算,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予以延長。法律依據:《民
  • 如果用人單位是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后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由一方依法行使單方面的合同解除權來解約的,則一般立即生效;如果一方是依法以提前一段時間通知對方的方式來解約的,則解約通知在到達對方時生效,具體的解約時間則是該通知時間屆滿的時候。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期限是: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無期限限制;2、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提前三十天告知勞動者,且需要支
  • 租賃合同糾紛能否要求租賃利息
    租賃合同糾紛能否要求租賃利息

    租賃合同糾紛可以要求違約金,一般不能要求租賃利息,租賃合同中另有約定的除外。涉及承租人逾期履行支付租金義務或者遲延履行其他付款義務,出租人按照融資租賃合同的約定要求承租人支付逾期利息、相應違約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合同法
    人瀏覽
  • 合同解除權的期限一般為解除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的一年內,或者經對方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內。法律另有規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依照具體的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的約定。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條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自解除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內不行使,或者經對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第五百六十五條當事人一方依法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通知載明債務人在一定期限內不履行債務則合同自動解除,債務人在該期限內未履行債務的,合同自通知載明的期限屆滿時解除。對方對解除合同有異議的,任何一方當事人均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行為的效力。
  • 如何解除租賃合同
    如何解除租賃合同

    租賃合同的解除方式有:1、協定解除,承租人與出租人協商一致解除房屋租賃合同;2、約定解除,合同中約定的解除條件發生后解除房屋租賃合同;3、法定解除,一方違約,另一方主動解除房屋租賃合同。

    #合同法
    人瀏覽
  • 合同解除權的期限,以法律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為準。沒有約定或法定的情形下,根據《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條的規定,行使期限為解除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或者經對方催告后的合理期限。根據《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條的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發生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發生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第五百六十四條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自解除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內不行使,或者經對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 建議搜集證據起訴解決
  • 租賃合同是否不可以轉讓
    租賃合同是否不可以轉讓

    訂立租賃合同后未經出租人同意不可以轉讓,經出租人同意可以轉讓。租賃合同中已經約定可以轉租、或出租人同意轉租的,承租人可以出租給第三人。新簽訂的租賃合同應符合雙方意愿,轉租時承租人不得在房屋內擅自搭建,不得拖欠租金,不得超過剩余租賃期限。

    #合同法
    人瀏覽
  • 房屋租賃合同的有效期一般由當事人自行約定,但最長不超過20年當事人未約定租賃期限的,為不定期租賃,租賃期限6個月以上,而未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視為不定期租賃《民法典》第七百零五條規定,租賃期限不得超過二十年超過二十年的,超過部分無效租賃期限屆滿,當事人可以續訂租賃合同;但是,約定的租賃期限自續訂之日起不得超過二十年第七百零七條規定,租賃期限六個月以上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無法確定租賃期限的,視為不定期租賃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七百零五條租賃期限不得超過二十年超過二十年的,超過部分無效租賃期限屆滿,當事人可以續訂租賃合同;但是,約定的租賃期限自續訂之日起不得超過二十年第七百零七條租賃期限六個月以上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無法確定租賃期限的,視為不定期租賃
  • 贈與合同發生效力可以撤銷嗎
    贈與合同發生效力可以撤銷嗎

    贈與合同發生效力滿足下列條件可以撤銷:受贈人存在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近親屬的合法權益的行為、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等。撤銷權一經行使即發生效力。因撤銷權為形成權,其行使的效果是使贈與合同關系歸于消滅。

    #合同法
    人瀏覽
  • 你好,當合同中有約定違約責任和交付定金時,遵守合同一方可以選擇其一進行主張。
  • 手寫財產協議書有效嗎
    手寫財產協議書有效嗎

    手寫協議書需滿足協議雙方自愿訂立該協議、協議雙方具有完全的民事能力、協議書內容不違反相關法律規定,不牽涉到第三方的利益,經雙方簽字,該財產協議書就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協議內容涉及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則該財產協議書無效。

    #合同法
    人瀏覽
  • 根據《民法典》第144條、第146條、第153條、第154條規定,以下合同屬于無效合同: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的合同無效;2、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簽訂的合同無效;3、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合同無效的除外;4、違背公序良俗的合同無效;5、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合同無效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第一百四十六條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第一百五十三條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第一百五十四條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 贈與合同是否可以隨時撤消
    贈與合同是否可以隨時撤消

    贈與合同在沒有轉移財產所有權,且非公證、慈善等贈與情形的,那么便可以隨時撤銷。如果贈與財產完成了交付,需要法定事由,如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近親屬的合法權益才可以撤銷。

    #合同法
    人瀏覽
  • 如有需要可走法律途徑解決
  • 法律分析:可以退,如果不給退,可以找當地教育部門。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三條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 你好,可以幫你看看合同p
  • 法律分析:可以雙方協商歸還,若協商不成,則可向法院起訴,也可以向當地政府部門投訴。如果選擇向法院起訴,需要保存好繳納認籌金時簽訂的合同、收據、轉賬單等證據。建議
相關文書下載
限時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編輯下載

亚洲天天干免费视频,国产精品无码中国,高清无码高潮视频,天天日尺天射美女